ft 热闻

審查港台貼文、協助中國發展AI 臉書前員工在國會揭露了哪些「Meta怪現象」?

1 周 ago
4月9日,曾在Meta擔任重要職務將近7年的莎拉.韋恩-威廉斯(Sarah Wynn-Williams),前往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作證。莎拉對Meta提出許多嚴重的指控,其中最令人震驚的,無非是Meta為了尋求在中國拓展生意的機會,曾與中國共產黨合作,開發審查、壓制異議人士的工具。這段指控一公開,立刻引起全球各方的高度關注。除了與中國的合作,莎拉也提到Meta利用青少年的低落情緒販賣廣告,引起參議員的憤怒。對此,Meta則表示莎拉的言論為不實指控、與現實脫節。究竟莎拉在聽證會上說了什麼?如何描述Meta的行為?Meta又是如何反擊、辯駁?

「讓她留下名字,還是保護這條生命」日本女性為何選擇匿名產子,法律的空白與矛盾

1 周 5 天 ago
無法讓肚子裡的孩子知道自己是誰,希望「匿名生產」的母親;成年後,想動用「出身知情權」找出生母是誰的孩子——在隱私與知情權之間,你會如何回答這個兩難?2024年初夏的某一天,一位年輕女子抱著嬰兒站在醫院前。這不是普通的醫院,而是位於九州熊本市的天主教慈惠醫院,這裡是全日本第一間設置「嬰兒保護艙」(Baby Box),允許父母安置孩子且不會追究法律責任的地方。「我一個人養不了這個孩子。」與多數來到這裡的人一樣,這名女子因為無法獨自養育小孩,想將嬰兒託付於此。但這名女子卻在原地駐足不前,因為她十分在意網路上那些「反對母親匿名」的批評留言。然而,女子卻不希望任何人知道自己的身分。最後,女子按下了醫院的對講機,向醫護人員簡要解釋情況但拒絕透露個人資料,將嬰兒託付給醫院。慈惠醫院的「嬰兒保護艙」制度,原本旨在保護生母的匿名性,讓不願意或無法公開身分的母親,能夠安全地將嬰兒交給相關機構照顧。但圍繞在「匿名性」的問題,醫院與政府之間始終存在分歧,熊本市設立的專家小組的報告書中也明確指出:「無法接受親生母親堅持匿名的做法。」在日本政府尚未制定相關法律之前,2025年3月31日,東京都墨田區的賛育會醫院成為日本第二個設置「嬰兒保護艙」、「匿名生產」制度的醫院,讓日本社會再度掀起相關討論。

越南經濟起飛,空汙成「看得見的」代價 20年後,河內能否重見藍天?

2 周 4 天 ago
有一次和一群越南朋友外出,車子經過一座跨河大橋時,往河堤望去只見一片白茫茫,朋友忍不住說,「等你20年後再回來越南,不變的風景應該就是河內的空汙」,言談間盡是無奈。春天的河內未見明媚的風光,每次從住家29樓向外望去,眼中景象總是罩著一層灰,就好比客廳落地窗積年累月沒有擦拭一樣。
Checked
12 分钟 18 秒 ago
台灣最視覺系的全球要聞,大張的組圖,把世界的喜怒哀樂看清楚。身為地球人,關心地球事,地球圖輯隊,帶你看透全世界!